|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布病的传播途径
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带菌的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黏膜感染布病。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熟的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
布病的临床表现
人类布病可分为亚临床感染、急性和亚急性、慢性感染、局限性和复发感染。本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急性期主要为反复高热、大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其中发热为布病最突出表现。
该病人群普遍易感,男女发病相当,但人传人十分少见。潜伏期7~60天,一般为2~3周,少数患者在感染后数月或1年以上发病,实验室中受染者大多于10~50天内发病。如果急性期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有可能进入慢性期。慢性的损害可以累及多个器官,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活功能。
什么人应该检测布病
与牲畜及畜产品有密切接触的养殖员、兽医、饲养员、放牧人员、接羔员、育羔员、活畜交易、屠宰、皮毛和乳肉加工销售等人员(包括酒店、饭馆、烤肉摊等场所的厨师、串肉人员、采购人员以及自制酸牛奶及奶制品人员)。
近期去过牧区、与牛羊有接触的人员。
为进一步加强布病防控工作,提高辖区群众布病防控意识,降低布病发病率,做到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奎屯市于2023年9月起开展布病免费筛查工作,具体检测点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