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奎屯市召开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
奎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古拉西·努尔兰,各街道(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卫健委、文体广旅局、检察院、司法局等文明单位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8+N支志愿服务队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前往团结街街道曙光里社区、乌东路街道东绣苑社区、北京路街道乌孙社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通过点位介绍和特色展演学经验、看亮点,在比较中找差距,在交流中拓思路,在学习中促提升。
会上通报了2023年奎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奎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先后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万家、“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4500余场次、受众5.91万余人次。紧盯群众需求,组建21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培育160余项志愿服务品牌。孵化“红色皮箱”里的故事、“银龄工作室”等品牌项目。开干齐村、金波园社区、西华园社区、万科里社区等7个实践站荣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治区示范点称号,奎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乌东路街道、城市管理局等13个中心(所、站、点)荣获伊犁州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所、站、点)称号。

会议指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开展党的群众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创新,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阵地、新平台,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各单位(部门)要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规范化建设,实现从延伸阵地向深化内涵、从夯实基础向提档升级、从外聚人气向内聚人心的“三个飞跃”,更加注重“建成建全阵地”到“用好用活阵地”的转变。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积极作用,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厚植乡村文明土壤。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阵地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养。
会议要求,各街道(乡)、社区(村)党委(支部)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把实践所、站、点建设抓在手上,靠前指挥、主动上阵、率先垂范,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让文明实践活动取得好成绩、赢得各族群众更好的评价。尤其是各级文明单位,要以群众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发挥文明单位资源优势和职能作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结对薄弱实践所(站),创新思路、创设载体,共同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有效路径,凝聚结对共建强大合力,扎实推进结对共建工作,切实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提质扩面、提档升级。
会后,开干齐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及各街道组宣委员分别就点位观摩谈体会,对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经验交流、查找短板和不足,为下一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积累宝贵经验。(记者 陈星龙 郝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