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奎屯市团结街街道芙蓉里东社区与奎屯市人民法院深度合作,设立“家事法庭调解室”,创新调解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家门口”调解,司法便民实现新升级。为切实解决群众打官司“奔波累”的难题,奎屯市人民法院与芙蓉里东社区充分利用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室,构建起“家门口”的调解平台。法院精心筛选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小额债务等适宜调解的案件类型,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委派至社区调解室。在调解过程中,社区调解员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熟悉社情的优势先行调解,法院法官同步提供专业指导,双方形成强大合力,力求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一位参与调解的居民感慨道:“以前打官司得一趟趟跑法院,现在法官和调解员主动到社区帮我们解决问题,省时又省心!”“家门口”调解模式不仅大幅减轻了群众的诉累,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司法服务,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院的办案压力,推动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
科技赋能,调解效率获得新提升。为保障案件流转无缝衔接,提高调解工作的整体效率,法院与社区充分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强大功能。该平台可实现案件信息的即时线上传递、调解进度的实时跟踪以及文书的电子送达,使整个调解过程更加公开、透明、高效、便捷。调解成功后,当事人可直接在线申请司法确认,且无需缴纳诉讼费,降低了维权成本;若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案件将在7至15日内有序退回法院,进入诉讼程序。这种数字化手段的运用,是“智慧司法”与“枫桥经验”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既发挥了社区调解的传统优势,又借助科技力量提升了解纷效能,为基层矛盾化解注入了新的活力。
共建共治,打造基层解纷新格局。芙蓉里东社区党总支与市人民法院的联动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双方通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定期开展法律培训活动等举措,不断提升社区调解员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

通过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引导居民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产生。调解室成立当天,社区调解员便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截至目前,共有9件案件正在有序处理中。奎屯市人民法院派驻芙蓉里东社区的调解室,将持续探索覆盖全类别、全领域的多元解纷社区法治服务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法治力量。(奎屯市人民法院驻团结街街道芙蓉里东社区工作队供稿)